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南疆塔里木盆地中心,是中国最大的沙漠,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,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。
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余公里,南北宽约400多公里,总面积337600平方公里,分布在新疆四个区域界内:巴音郭楞、阿克苏、喀什、和田,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沙漠,故被叫做“塔克拉玛干大沙漠”。
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气候环境
暖温带干旱沙漠,酷暑最高温度达67.2℃,昼夜温差达40℃以上;平均年降水低于100毫米,最低只有四五毫米;而平均蒸发量高达2500~3400毫米。
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气候温暖适度,是明显国内性的,年最高气温为39℃。年降水量极低,从西部的38毫米到东部的10毫米不等。夏天气温高,在沙漠的东缘可高达38℃。
塔克拉玛干沙漠有多厚
对于塔克拉玛干沙漠来讲,沙子慢慢的在流动,所以沙漠的内部,每一个区域的沙漠厚度也会不同,风华也让沙子会伴随风到不一样的地方。慢慢的沙子会进行沉积,沙子多的地方,厚度就会比较高。沙子比较少的地方厚度就比较低。
但通常来讲,沙漠的中心地区,沙子就比较多,所以厚度也会非常大,特别是常常会看到沙漠中会有沙丘,沙丘的厚度就会比较高,由于这里的沙子堆积的很多。
但沙漠的组成也有不少的差别,由于沙子长期处于不断流动的状况,然后慢慢堆积在一个地方,因此最上面来讲看到的只能是沙子,在它的下面就可能是一层厚厚的粘土,或者是石头,再往下面去就是地质的岩层了。
塔里木盆地的地区范围
世界第一大内陆盆地,坐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,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麓,东到罗布泊洼地,北至天山山脉南麓,南至昆仑山脉北麓,大致在北纬37°-42°的暖温带范围内。
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
塔里木盆地是暖温带气候,太阳年总辐射量达575~627千焦耳/平方厘米。年日照时数北部约3000小时,南部不到3000小时,多风沙和浮尘天气。每年平均温9~11℃,南部略高于北部。国内性由西向东加大,冬天东部比西部冷,1月均温,若羌比和田低3.2℃,比喀什低2.4℃。冬天均温低于-20℃的寒冻日仅1~2天。
7月均温25~27℃,10℃以上活动积温超越4000℃,南部高于北部;其持续期南部200天,北部190多天;积温年际变化大。无霜期超越200天,北部200~210天,南部大多达220天,气温每年平均日较差14~16℃,最大日较差25℃。
自然灾害主如果风沙和干热风:①风沙风险。8级以上的大风(风速大于17米/秒),一年超越20天的只有若羌、喀什、库尔勒。但盆地边缘植被覆盖度仅10%,沙漠中心基本无植被,而风速每秒5米即起沙,故南部沙暴天气年达30~40天。以东北风和西北风为主,盆地边缘沙丘南移现象紧急。
②干热风。重害区域为盆地东部,每年10~20天;盆地其他区域出现次数较少。